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7-02 14:07:21
東岳論叢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新主流電影的理論進路————作者:陸曉芳;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充分發揮精神文明的思想引領和智力支持作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化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電影強國”建設即為其中重要一環。作為一種在21世紀創生并在新時代發展定型的影視類型,中國新主流電影始終堅持在題材選擇、故事講述、角色塑造、價值呈現等方面踐行著彰顯中國主流價值觀念、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升文化海外傳播影響力等創作初心。在中國...
數字社區建設的進路審視與實踐反思——基于“全國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案例的定性比較分析————作者:于棋;
摘要:數字社區建設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關鍵抓手,肩負著有效鏈接國家與社會的更高治理期待。既有研究較多側重特定案例分析,相對缺乏對于我國數字社區建設路徑的整體歸納與系統總結。基于TOE分析框架,通過對“全國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案例進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發現數字社區建設是數字基礎設施、數據平臺建設、公眾參與程度、領導注意力配置、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公民需求程度、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種要...
中國共產黨現代化話語建構的科學認知及多維路向研究————作者:劉呂紅;毛磊;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內生的政治命題和獨特的政治實踐,現代化話語是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核心敘事。由時代場域、人民場域、中國場域、世界場域、政黨場域等多重交織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現代化話語建構的復合場域,學理化探討需要對中國共產黨現代化話語與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國式現代化邏輯、中國式現代化自主、中國式現代化創新在互動性、統一性、耦合性、契合性上有科學認知,從原命題的學理探討、前提性的邏輯框定、...
農業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邏輯理路與釋放進路————作者:蔡海龍;左雙雙;
摘要: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由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農業領域亦然。農業新質生產力作為先進生產力質態,以新型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新型農業生產關系構建、全產業鏈生產力發展為突破點,催動傳統農業體系轉向中國式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科學回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由“大”向“強”邁進。新時代新征程,通過創新前...
從“明德慎罰”到“明刑弼教”: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進程中的話語變遷————作者:常文相;
摘要:中國古代關于道德教化和法律刑罰在國家治理中的關系定位形成了穩定而連貫的認識,并通過一套話語系統表現出來。“明德慎罰”觀念發端于周初,經先秦儒家的理論建構及秦漢以來的現實檢驗,終隨“德主刑輔”的定型而確立起“德治”原則主導下的德、禮、法、刑差序施用治理格局。同時,出于提高、強化統治效能的考慮,德刑相濟為用的看法也得到越來越多認可。宋以后“明刑弼教”之說由是而興,凸顯了刑罰助益教化的積極作用。延及明初...
思想地方化:南宋婺學與婺州地方社會的互動————作者:趙瑤丹;夏悅;
摘要:南宋以來,士的地方化趨向明顯,思想地方化是其重要的構成與鮮明的表現。以范浚、呂祖謙、唐仲友、陳亮等為代表的婺學諸子通過開館講學,深度參與地方科舉教育、社會公益等活動,不僅加快了婺州社會士人化的進程,也使自身學術思想得以在地方社會傳播、賡續和實踐。婺州發達的工商業促成了地方富戶的興起,在士商互動、地方富戶士人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婺學諸子深受影響。他們倡導“義利相合”“義利雙行”等新觀點,為儒學添加了重...
從伏園、春臺到“兩孫公”:魯迅與孫伏園的幾次齟齬————作者:劉天藝;
摘要:從魯迅與孫伏園兩人的交往史來看,孫伏園早年與魯迅的關系十分密切,后來卻漸漸地從魯迅的工作生活中淡出。由于孫伏園留下與魯迅交往的相關材料和回憶文章非常有限,兩人關系的變化只能從魯迅對孫伏園的評價來整體把握。本文選取了兩人交往史中三個具體的事件,從魯迅與孫伏園在相關事件中各自所處的情境出發,梳理導致兩人關系變化的原因。可以看到,一向奉魯迅為尊師的孫伏園其實與魯迅在許多方面的價值觀念都不太一致,北京時期...
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中國影視民俗的指向、構型與升維————作者:劉玉堂;李振鵬;
摘要:影視民俗是藝術生產者深掘傳統民俗資源,并倚借影視媒介以采借、挪用和重構等方式將其融入當代日常生活的鮮明體現,日益成為彰顯中華文化基因和活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基于文化強國戰略縱深式推進的時代背景,中國影視民俗呈現出滿足社會文化需求、提振民族文化自信、塑造國家文化形象等三維實踐指向,并形成以文化傳承為指向的啟發式、以形態重構為手段的審美式、以符號彌散為流向的碎片式和以認同建構為邏輯的互動...
“大人類主義”之“人的文學”——《域外小說集》再版序言主導思想探微————作者:彭勇穗;
摘要:《域外小說集》兩序言常被交相引證,此舉不無偏頗。其實,再版序言可能由魯迅扮演周作人書寫,也可能由周作人草寫,魯迅大幅修改,其隱含啟蒙立場不再是魯迅思想,而是周作人思想,有別于初版。再版序言將魯迅留日“力抗社會”的態度暗改為“改造社會”,使周作人“大人類主義”得以植入過去,成為新主導。“大人類主義”下,周作人主張“人的文學”,欲以作品普遍“本質”培養無民族、階層處境差異的平和、普遍之“人”,而非初版...
毛澤東在現代化進程中把握歷史主動的路徑探析————作者:沈紹卿;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主動的實踐路徑,其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毛澤東的貢獻。毛澤東以歷史思維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增強歷史自覺,增進歷史認知,堅定歷史自信,以歷史遠觀現代化的未來。在現代化進程中,毛澤東推動中國共產黨掌握工業、國防和外交等領域的戰略主動權,為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式現代化把握歷史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把握歷史主動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毛澤東注重發揚人民群眾的歷史主動精神,把握了現代化與人民...
中國旅游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及時空差異————作者:劉姍;
摘要:旅游活動過程中進行的旅游消費,本質上是財富從富裕群體向相對低收入群體的轉移過程,支持區域旅游業發展對促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都有著重要作用。當前,有關旅游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機理、影響效應等研究還不全面不深入,相關對策建議也缺乏針對性,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運用空間計量及時空地理加權回歸等模型,探討旅游發展對共同富裕的影響效應及時空差異。結論如下:中國旅游發展...
中國農村形成“經濟中心”戰略性構想的意義——關于毛澤東農村現代化“戰略性構想”的縱向考察————作者:徐俊忠;李倩倩;
摘要: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條件下,“農村從屬于城市的統治”邏輯,也揭示了在新的社會條件下,農民通過組織起來,實行農業和工業的結合,促進城鄉對立逐步消滅的嶄新前景。新中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集體,探索基于國情的農村現代化新道路,提出中國農村要在農民組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推進“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的發展,進而形成“經濟中心”,使農民就地成為工人,農村“在地城鎮化”。盡管由于復雜的歷史因素,這一構想...
數據要素賦能中國農業現代化——基于新質生產力視角的理論與實證————作者:黃恒君;呂家奇;程欽良;
摘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全面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求,數據要素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已然成為了推動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動力源。本文從新質生產力視角出發,闡釋了數據要素賦能農業現代化的理論邏輯,在運用成本法測算我國省際層面數據資本存量的基礎上,實證檢驗了數據要素賦能農業現代化的實際效果與內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據要素通過賦能土地、資本以及勞動要素,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現代化;...
馬克思“機器論片斷”語境下文化數字化的審慎思考————作者:陳潔;
摘要:馬克思的“機器論片段”不僅是對19世紀工業革命的哲學反思,更構成了審視技術文明的根本方法論。它要求我們始終在具體的社會關系中把握技術本質,既警惕技術異化,也洞察其蘊含的解放可能。基于馬克思“機器論片斷”三個關鍵詞——“機器體系”“一般智力”“技術異化”分別對文化數字化發展的必然性、文化數字化生產的特殊性以及文化數字化再造的風險性進行分析,探究文化數字化發展的邏輯與表征,實際上回答了文化為何會走向數...
理學革新與經學轉向:理學官僚與清代前中期的學術轉型————作者:李文昌;
摘要:理學官僚是指尊奉理學,并以之指導立身行事、為官行政等的官僚群體。理學官僚不僅是清初理學反思的直接參與者,而且是經學復興的重要推動者,對清代學術轉型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清初理學官僚從國家治理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始重新認識程朱陸王諸學說,重建儒家道統脈絡,注重發揮理學的經世功能,推動理學官學化,試圖修正和革新理學。他們因闡發理學而研究經學,復由研究經學而反思理學,融傳統經學于理學教化之中,以經學彌補理...
中國武俠功夫片的動作審美流變及其文化表征————作者:戰迪;卞祥彬;
摘要:鉤沉武俠功夫片的動作審美意圖既需要重返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現場,也需要在新的技術文化視閾下進行省思。研究發現,武俠動作元素背后所蘊含的動作審美才是牢牢鎖定觀眾眼球,創造龐大注意力市場的關鍵。縱觀武俠功夫片的發展軌跡,無論是武戲同臺的戲曲觀、硬橋硬馬的力量彰顯、亦莊亦諧的平民美學,抑或是武舞同構的詩意寫照和數字奇觀的全球復制,都與傳統文化的根脈緊密相連。同時數字技術的引入為武俠功夫片帶來了新的表現形式...
國家審計、政府治理與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作者:王愛國;朱樂;劉洋;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國家審計作為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工具,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機制尚未得到充分討論。基于2013—2021年中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研究國家審計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效應及其作用機制,結果顯示,國家審計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機制檢驗表明,國家審計通過提高生態環保注意力和增強政府治理能力兩個路徑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影響。進一步分析發現,在資源型省份、...
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制度對“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研究————作者:劉宇超;曹霞;張雪純;
摘要:2024年9月12日召開的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指出,要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本文運用熵權法和耦合協調模型測度2007—2021年黃河流域78個地市的“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水平,并以黃河流域典型的橫向生態補償實踐——渭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為準自然實驗,采取雙重差分法探究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制度對“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研究發現,黃河流域橫向生...
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城市數字治理:內在邏輯、現實挑戰與實踐路徑————作者:何妮;姚聰莉;
摘要:城市數字治理不僅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路徑。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城市數字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體現了技術創新與城市數字治理的深度融合和協同演進。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為切入點分析城市數字治理的運行機制,從智能人本治理、多元協同治理、韌性安全治理的視角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城市數字治理的內在邏輯,探究現階段我國城市數字治理在治理目標上面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
數智時代生命主體的幸福困囿與破局————作者:張榮軍;張溪;
摘要:數智技術的迭代更新,重塑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生命主體的幸福困境。在數智時代,幸福的邏輯主體被數智技術抽象為數字虛體,幸福的真實體驗被數字平臺割裂和碎片化,幸福的實現方式被數字世界遮蔽和消解。資本邏輯與數智技術聯結對生活空間的殖民、數智化全景敞視監獄對生命主體的監控、人對數智技術的自我獻祭,成為數智時代生命主體幸福困境的生成機理。在數智化生存環境中...
東岳論叢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山東的刊物,感覺沒有一個不是暗箱操作的。投稿根本沒有反饋。。電話也打不通。看每期的作者情況,大概也就知道了,都是大牛帶學生,應該主要是約稿了。而且感覺,特別偏重某幾個學校。跟山東社會科學一模一樣。就一個感覺,青椒,博士,沒有導師打招呼的,慎投。
2024-11-14 15:33不回復,石沉大海,打電話要么不接,要么接了十秒不到給你掛電話
2024-09-13 01:26石沉大海,無回復無溝通,等了整整兩個月,給期刊打電話問是否收到稿件及進展,回復說接電話方查不了進度,還是讓發郵件給編輯詢問。但是郵件也沒有回復,也不知道收沒收到稿件。還是感覺其他有投稿系統能看到審稿速度的期刊透明。
2023-10-12 10:57跟山東社會科學一個路數,約稿為主,每一期都以某教授為學術主持人,由主持人選擇安排相應的題目。自然而然,主持人選的都是自己的子弟、親信、門生、故吏。
2023-10-01 15:35可能是自己的這篇文章水平太差,投了就石沉大海了,完全無回復無溝通。現在整體投稿都挺難的,沒回復也可以理解吧,但是給人的體驗感不太好。就算不錄用也可以直接拒稿的,不回復就感覺很磨人,也不知道編輯老師到底有沒有收到稿件。
2023-04-12 14:36常見問題及解答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