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26 08:35 熱度:
[摘要]城鎮體系建設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該文通過結合射陽縣城鎮體系及自然條件現狀,從射陽縣城鎮體系的等級規模結構、城鎮空間結構、城鎮職能結構等3個方面剖析其現狀特征及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為射陽縣城鎮體系發展不均衡,功能不健全。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構想。
[關鍵詞]射陽縣,城鎮體系,多核心,一縣兩城
城鎮體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級規模、不同職能分工,相互密切聯系的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城鎮體系的研究是為了揭示地域城鎮及其體系形成,發展的一般規律,為制定區域發展戰略,合理分布社會生產力,合理安排人口和城鎮布局提供依據[1]。構建合理的區域城鎮體系是實現城鎮發展的重要手段。
1射陽縣概況
射陽縣位于鹽城市中東部,東臨黃海,南抵西潮河,與大豐市、鹽城市區接壤,西同建湖阜寧縣毗鄰,北至蘇北灌溉總渠與濱海縣隔河相望。它位于蘇北沿海中部,土地總面積2795km²,列江蘇省第二位;海岸線總長103公里,灘涂面積109.7萬畝,每年還以近萬畝的速度向海洋延伸。
2城鎮體系的等級規模結構分析
城鎮體系的等級規模結構是指某區域內大小各異,數量不等的多城鎮之間的規模—等級關系的表征,也是城鎮體系結構及其相互關系的反映[2]。城鎮規模,由城鎮人口規模、城鎮用地規模和城鎮經濟規模來反映,本文以城鎮人口規模為主要指標對射陽縣城鎮體系規模結構進行研究。
3地域空間結構分析
區域空間結構反映了以資源開發和人類經濟活動場所而形成的產業區位為中心問題的空間分異與組織關系,是各種物質實體要素構成某種空間聯系和作用關系的總和[3]。射陽縣地處蘇北沿海中部,受到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空間結構形態。射陽的一級發展軸線主要有204國道、沿海大通道、新長鐵路、寧靖鹽高速;二級軸線主要有陳李公路、岡合公路、射陽河。縣城合德鎮發展速度大大領先與大多數其他城鎮,吸引周邊的生產力資源,而其他城鎮發展緩慢,形成以圍繞射陽縣城單中心空間格局,城鄉差異大。從空間上看射陽縣城鎮發展條件的地域差異明顯,城鎮發展條件不平衡,城市化水平在空間上也表現出不均衡的特點。射陽縣的城鎮體系總體水平不高。
4城鎮職能結構分析
城鎮職能類型結構是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反映了城鎮在城鎮體系中的分工,以及城市與區域、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關系[4]。
城市職能分類方法很多,有一般描述法、統計描述法、統計分析法、城市經濟基礎研究法和多變量分析法[5]。
現運用以定性分析為主的一般描述方法對射陽城鎮職能研究探析,大致上可以把射陽縣的城鎮劃分為以下幾類:以行政職能為主的綜合性城鎮,以交通職能為主的城鎮,以經濟職能為主的城鎮,以流通職能為主的城鎮,以文化職能為主的城鎮。結合各主要城鎮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射陽的城鎮按主要職能劃分為以下幾類如表1所示。
表1射陽縣城鎮職能劃分表
職能類型 城鎮名稱 城鎮數量
地區中心綜合型城鎮 射陽縣城(合德鎮) 1
工業型,中心服務型 興橋鎮、海通鎮、盤灣鎮、海河鎮 4
特色鎮 洋馬鎮、特庸鎮、黃沙港鎮 3
一般小城鎮 四明鎮、新坍鎮、耦耕鎮、通洋鎮、臨海鎮、阜余鎮、長蕩鎮、陳洋鎮、千秋鎮 9
資料來源:江蘇省統計年鑒2008整理
5射陽城鎮體系發展規劃
射陽縣城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即加快舊城改造的步伐,舊城是指城市建成區中某些經濟衰退、房屋年久失修殘舊、市政設施落后、居住質量較差的地區。舊城改造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全部拆除,重新建設;二是拒不修復、改建與添建,改善環境;三是做地區的保護規劃,保護歷史文化。
加快射陽舊城改造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大力發展縣城原本的傳統產業。射陽定位于“紡都“因此,發展紡織業是關鍵部分,在發展紡織業的基礎上可積極招商引資,積極發展服裝等產業,是射陽的紡織業形成產業鏈,亦可反過來刺激紡織業的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為另一重要基礎產業,要深入探索發展渠道,同紡織業一樣形成“產、供、銷”
一體的新趨勢;加快射陽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步伐,推進射陽縣的重點項目。
6城鎮與區域一體化建設
6.1城鎮與區域的空間一體化
射陽位于沿海,沿江,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上,借助港口開展與上海,連云港,青島的合作,擴大自身的人口規模和產業規模。加強市域內東西聯系、南北聯系,促進沿線城鎮的發展。同時,重點發展中心城區,加快發展港口城鎮,是“一縣兩城”體系日益成熟,并與周邊其他城市分工協作。達到區域內的統一。
6.2城鎮與區域的產業一體化
城鎮與區域產業一體化是在城鎮對區域產業的吸引和城市產業向區域的地域擴散的雙向機制作用下實現的。在城鎮聚集規模達到一定限度時,城鎮核心區的職能逐步向城鎮邊緣、影響區擴散,城鎮工業向城鎮邊緣區擴散,實現郊區工業化[6]。
6.3城鎮與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體化
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是城鎮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標志,處理好城鎮與區域的生態環境相互關系則是城鎮與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貫徹城鎮設計理念,從射陽沿海的特點出發,努力維護自然生態,減少污染,加強治污工作,保護射陽豐富的灘涂資源,充分發揮射陽灘涂保護區以及丹頂鶴保護區的功能。
6.4城鎮與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體化
加大公益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如公園、供電、供水等設施。提高城區及鎮中心區的綠化率,逐漸改善市域的自然與人居環境。射陽可充分利用其自身沿海的優勢,挖掘自身文化底蘊,靈活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開辟多渠道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的新路子,加快城鎮綠化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增強城鎮改善人居環境的功能,多建設一些譬如后羿公園之類的主題公園,既豐富了綠化環境也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場所。制定以城鎮為主體,以區域為空間載體的城鎮-區域基礎設施整體規劃,從區域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出發,確定基礎設施的發展規模及投資結構,進行基礎設施布局。
6.5城鎮與區域文化建設的一體化
近些年來,射陽縣的文化產業從過去的一個附屬產業形態,逐步發展成為新的不可短缺的產業門類并迅速崛起,顯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呈現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與非公益性文化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形成了文化娛樂、文化旅游、文化傳媒、民間藝術等文化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形成了類別多樣化、發展規模化、從業人員多以及效益持續增長的特點。發展文化產業,是在文化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加快射陽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射陽縣的文化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和較低水平。只有明確方向,堅定信心,整合資源,銳意創新,才能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實現后來者居上。
[參考文獻]
[1]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原理[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楊永春,趙鵬軍.綠洲城鎮體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3):6~10.
[3]任啟平李平,王建軍.吉林省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及優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5,(12):119~124.
[4]楊永春,趙鵬軍.綠洲城鎮體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3):6~10.
[5]許學強,周一星,寧越敏.城市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3-124,110~113
[6]陳慧琳.人文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61~63.
文章標題:淺析射陽縣城鎮體系規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66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