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0-07-28 09:39 熱度:
中國傳統建筑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及重要傳承內容,其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不容忽視。傳統建筑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變得難以為繼,越來越多的建筑已經成為館藏品和景點,它們的生存和和傳承發展依然嚴峻。因此,挖掘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的傳統建筑元素,并結合現代審美觀念將其轉化為各種視覺符號,將靜態的傳統建筑元素轉化為可移動的、觀賞的文化產品,賦予傳統建筑元素新的生命力和當代價值,促進傳統建筑元素的“活態化”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傳統建筑元素的挖掘利用
隨著非技術性創新在人們生活中占比越來越大,在未來,以人為主導的創意生活將會是我國創新系統的制高點。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弘揚工匠精神,希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并要求新時代的產品創新應從文化思想觀念和實現手段的結合上著手,思考如何讓內容和形式更好地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普及和宣傳,從而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傳統文化形成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寓意內涵,這些傳統元素能有效地提高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的經濟效益。近幾年,隨著產品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消費者消費品位的提升,國內很多設計師開始通過融合中國傳統元素進行產品創新,以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及附加值。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建筑元素,也掀起了設計師對建筑的研究熱潮,同時,國家方面也開始重視對傳統建筑的研究,因此,將傳統建筑元素融入產品設計是切實有效的創新方式。傳統建筑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工藝性、裝飾性和象征性具有獨特的美學意蘊,能夠通過視覺符號的轉譯和再現,應用于文創產品設計。將中國傳統建筑元素融合到產品創新設計中,給消費者帶來含有中國建筑元素文化內涵的產品,能夠解決市場上同類型生活用品風格同質化的現狀,有效豐富中國建筑元素文創產品種類,并且能為傳統建筑元素的傳承和發展開辟新的路徑。雖然已陸續出現有徽派建筑、湘西建筑、客家建筑等元素在設計中的研究,但大部分開發應用的產品形式較為單薄,主要為燈具類和家具類,市面上存在的建筑元素可移動型產品非常少見。文章將以花窗為例,探索研究傳統建筑元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活態化”利用。
二、花窗的藝術特征提煉
花窗,又名漏窗或花窗洞,是一種不封閉的空窗,是有裝飾花紋圖案的精美窗欞[1]。花窗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經過裝飾和美化的一種藝術載體,它的整體反映出“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思想,是傳統建筑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花窗使人與自然可以達到更好的交流與融合,是溝通外部的自然景觀和內部人文風情必不可少的橋梁,具有空間營造、造景升境的重要作用。由外向內看,它如神奇畫框,框出最靈動的風景,又如千嬌百媚的舞者,時刻綻放優雅的舞姿。由內向外看,它如一雙靈動的眼睛,可以攬景入室,接風納雨。花窗既是傳統手工藝的杰作,也是園林建筑重要的審美中心,其圖案花紋、造型色彩、材質工藝等藝術特征明顯。總而言之,中國傳統花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實用性,且造型生動,雕刻精美,往往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視覺享受和精神洗禮。(一)花窗圖案:花窗以其精美的圖案和豐富的樣式體現了較強的裝飾性,并且多以浮雕、鏤雕等雕刻手法刻畫在窗欞上。有魚鱗紋、冰裂紋、云紋、如意紋等抽象圖案(圖1),也有松鶴、喜鵲、麒麟、鳳凰等飛禽走獸圖案(圖2),還有梅花、海棠、樹木等植物花紋圖案(圖3),亦有圓形、八角形等抽象幾何圖案(圖4)等。在這些精雕細琢的花窗背后,不同的圖案通常蘊含豐富的象征意義和寓情于物的審美特質。如蝙蝠、梅花鹿、麒麟、喜鵲等圖案象征“福祿壽喜”,松鶴紋、龜背紋寓意“長壽吉祥”,萬字紋寓意“驅邪避兇、事事如意”,銅錢狀花紋有“財源廣進”之意,蜂窩紋象征著“官運亨通,團結和睦”等。這些花窗圖案以其獨特的造型展示了完美的視覺體驗,讓花窗作為一種建筑手段的同時,也成為了一件藝術瑰寶,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熱愛與崇拜,對生活和生命的追求、向往、感恩與回饋。在實際的產品應用中,可以運用化繁為簡的設計理念,對花窗圖案元素進行分解、分割與重構,并將其提煉成一個簡約的圖案、一條線或一個形,再結合產品的屬性應用到產品的外觀造型中去。設計者也可以轉換思路,化簡為繁,將提取出的基礎圖案進行排列、對稱、疏密等調整,然后應用到產品的部件當中去,如音響孔、燈罩、產品表面肌理等。圖5是以花窗圖案中透雕的冰裂紋紋樣為原型,提取三角形的線框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再將其與中國古代的香囊相結合,設計成易于攜帶或者裝飾的香薰盒,也能開發成傳統園林景區的旅游紀念品。以榫卯的組合形式和檀木色天然質地體現出東方傳統韻味,既高雅而又迎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二)花窗造型:與花窗紋理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外框形態,也是花窗文化十分重要的藝術特征。其形狀樣式也頗值得考究,常見的類型有六角形外框、矩形外框、圓框和月洞門等,還有一些相對較有文化氛圍的仿形外框,如花瓶狀外框、書卷狀外框、梅花外框等。它們雖然造型不盡相同,但卻無不形象生動,極具美感。通過與自然的完美結合,花窗外框也成了園景空間中借景、泄景的通道,化身為濃縮美景的畫框,既拓展了景致和空間,也塑造了意境。花窗的造型是外在的視覺符號語言,形簡意賅,可以與其他花窗視覺元素綜合應用到產品設計之中。圖6為收納盒擺件,提取月洞門花窗的外框造型作為整體形狀,簡化幾何樣式的窗欞圖案并以橫豎交錯的線條刻畫出來,同時將花鳥圖案以浮雕形式呈現在收納盒正面。喜鵲和梅花的圖案有“喜上眉梢”的寓意,配上金色增添了一份雅致。該收納盒使用“走馬銷”的傳統榫卯結構連接上下部件,利用凹凸有致的花紋展現出傳統花窗元素的精髓,兼顧實用性與裝飾性。(三)花窗材質:花窗材料形式各異,體現出了使用者對建筑、生活環境的追求和傳統文化特征的體現[2]。花窗材質是影響花窗藝術特征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木材、青磚、水磨磚等。其中木質花窗最富創意和意境,裝飾性圖案較多、雕工精細、古色古香,而青磚筑成的花窗則較為考究,光滑細膩、堅固耐用。所以在產品的材料選擇上,可考慮使用竹木材質或模仿磚瓦的質感,使產品更具有色彩張力、表現力和文化韻味,讓使用者在觸摸產品時仿佛越過時空的阻隔置身于花窗前伸手觸摸,從而豐富用戶的體驗感。通過研究花窗文化元素的藝術特征,了解花窗元素背后的文化內涵,再經過提煉、濃縮和整理,便可進行圖形再創和應用,達到人們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相互轉化,從而實現產品設計的個性化表達[3],既尊重傳統元素的構成形式美感,又不失新的律動和時代光彩,有助于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活態化”道路。
三、基于花窗元素的產品創新設計手法研究
花窗作為中國傳統建筑元素之一,具有豐富的外在表現形式和美學意蘊,能夠作為文創產品的創意源泉。將花窗元素融合到產品設計中進行“活態化”的利用,是以繼承和創新為切入點,運用設計手法將理念、文化符號、情感要素融合到實體產品上,從而提高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經濟價值,促進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這種文化植入的方式能夠制造感性賣點,將無形資源提升為有形資源價值,從而促進生產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變革[4]。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融入人們生活的文化創意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讓人不勝枚舉。無論是工藝品、掛飾、徽章等強調裝飾性和紀念性的,還是茶壺、存錢罐等注重實用性性的,亦或是玩偶、玩具等娛樂性的,設計者都需要從文化藝術的概念和設計手法出發,抓住相關文化元素精髓并進行提煉和重構,同時也要找準定位,巧妙地選擇產品類型進行融合與創新,切忌生搬硬套。(一)翻譯或演繹:一般認為,傳統文化是一種被世人所接受并得以傳承的,由人與自然相互糅合而積淀下來的藝術形式、符號意義系統、實踐和制度的總體[5]。花窗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極具藝術表現力的視覺符號,表層形式之下通常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構成形式和審美理念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美學基礎之上的,與現代人的觀念還存在代溝,設計者需要對這些表層符號及其隱藏的意象符號進行解讀,用現代美學思想進行“翻譯”或演繹,形成具有視覺表現力的符號語義并融合進產品設計中去。如花窗文化背后蘊含著人們濃厚的生活熱情和對生活的向往,可以將這種情感用豐富的色彩、合理的產品形態進行表達與演繹,努力為受眾提供良好的視覺享受和使用體驗。(二)聯想和想象:在文創設產品計中,直接從某種具有地域特色的視覺符號中提取元素是十分常見且極易產生雷同的設計手段,因此,我們需要根據文化本身的特點,展開各種相關性的聯想和想象,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逐步豐富自己的思維空間,創造大眾文化中較容易被接受和產生情感連接的設計點。然而很多時候設計者的想象力會被一些思維方式所局限,不妨將那些剛剛浮現出來的模糊創意留存于腦海中,讓其有“發酵”的空間,而隨著想法的日趨成熟,靈感碎片會逐漸清晰起來,并逐漸形成視覺符號的創意輸出。花窗元素形式多樣、形象具體,很多設計者在運用花窗圖案進行產品創新時容易遇到瓶頸,這時便需要有意識地“退一步”,運用想象力將這些元素模糊,試著將其抽象和簡化到能感知這個元素的最低限度[6],從而讓想象力變得更加開闊。(三)提煉與重構:每種文化形式通常都飽含著豐富的藝術色彩和濃厚的人文情感,在文化薈萃的海洋中,設計者在找準文化元素后可以對其進行元素的提煉和重構,然后通過一定的修辭手法(明喻、暗喻、抽象、聯想等)和產品語義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理念。在提煉文化元素時可結合產品的功能及結構進行考慮,挖掘產品和造型元素之間的關聯并巧妙地進行運用。如對于花窗文化與產品之間的結合,設計者可以提取不同寓意的花窗圖案,再通過打散、分解、變形、重構等方式抽象化應用到產品造型當中,巧妙地營造出一種特有的別具特色的產品意境。總之,花窗元素的提煉與應用是一個系統而又復雜的過程,通常會同時綜合翻譯或者演繹、聯想與想象、提煉與重構等多種設計手法,以獲取更好的創新效果。圖6是用來收納、存儲物件的收納盒,以鏤空花窗圖案中最具視覺表現力的冰裂紋和中國古典篆書字體進行的創意設計。冰裂紋是中國龍泉青瓷中最具代表性的燒制工藝,又稱“開片”。冰裂紋模擬自然界中冰層開裂所形成的紋理,且裂片交錯層疊,空靈通透,可謂巧奪天工,逐漸被用來作為裝飾紋樣。古代文人常用冰比喻人的心志忠貞、品格高尚,冰裂紋的使用體現出了古人對自身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是精神意象化的產物。而花窗是傳統建筑空間重要的視覺中心,其冰裂紋以透雕的形式出現,兼具審美特性和文化內涵。在設計構思中,對花窗冰裂紋圖案進行線條紋樣的演繹和提取,經過發散和重構,以淺層浮雕的形式呈現在收納盒蓋上,并對其隱藏的文化內涵進行解讀、聯想和翻譯,以銅質的傳統篆書字體點綴其中,映襯冰裂紋所寓意的“寒窗苦讀”之意。精雕細刻的銅件和木紋相互巧妙搭配,莊重大氣,有著“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的意境,蘊含強烈的中式美。該收納盒以文化植入為突破點,實用性和裝飾性并存,既將花窗表層的視覺符號特征與內隱的文化寓意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滿足了現代人精神消費、文化消費上的需求,如圖7。為了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向“活態化”道路,還可以嘗試延長文化產業鏈,不斷拓寬設計思路和產品形式,并融合體驗設計、服務設計和銷售策略等手段,全方位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品牌,將中國文化和中國制造推向更高的舞臺。
四、設計實踐
(一)設計定位:目前市面上現有的存錢罐的形態都比較卡通、絕大多數為可愛風,普遍面向兒童使用。很多此類產品只是將動物形象生搬硬套,缺乏文化底蘊,形式也較為單一,不適合成年人使用。而中國傳統花窗文化在近年來得到頗高的重視,吸引了不少設計師的研究和再創,其造型精美,錯落有致,且每個圖案都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經過對傳統花窗的圖案和結構的調研及分析,以及對市面上現有相關產品的搜集和特點剖析,在保證實用功能的情況下,選擇把花窗中精美的紋飾與富有中國撲滿文化內涵的存錢罐結合起來,通過這兩種傳統文化形式的碰撞,設計兼具實用性、觀賞性和裝飾性,滿足成年人也能使用的產品。(二)設計構思過程:在眾多花窗類型之中,以木質花窗鏤空花紋(如圖8)為基本型進行打散、分解和抽象,將花窗中間復雜的植物圖案去掉,并與存錢罐聯系起來,展開各種相關性的聯想和想象,提煉花窗最具代表性的鏤空線條和外框造型,并且保留木質花窗的CMF,使其色彩、材料與表面處理接近自然質感,以迎合消費者心理訴求。然后將提煉出的花窗線條和造型作為設計點與存錢罐的功能和結構特性進行重構、融合,設計成類似于博古架似的縮小版擺件,兼具存硬幣的功能。(三)設計說明:通過對花窗文化的分析和對產品形態的構思,從花窗的圖案和造型中得到了啟發,并選擇將其應用到存錢罐上,使產品具有極好的裝飾性效果和文化內涵,能夠滿足大眾的審美情趣和精神素養。圖9為花窗存錢罐,整體造型為圓形,圓形代表著柔和、溫暖、圓潤等,避免了直線條的緊張感,配以木紋顏色,更加穩重、質樸。圓形也能夠讓人聯想到中國銅錢和硬幣的形狀,具有招財納福等寓意。該結構豎立的圓餅狀直徑18cm,整體采用仿木塑料保證材質強度,正面采用透明材質,能夠直觀地呈現硬幣的多少,左右對稱的木質紋理顯得高雅、端莊,方圓間顯現出傳統建筑元素的韻味,具有較強裝飾性和文化性,既可以作為家用或者辦公室桌上的裝飾品擺件,也可以通過轉動背后的小開關,實現分區存儲硬幣的目的。
結語
傳統文化元素+產品+創新是一個應用性的主題開發創新,深入研究富有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傳統建筑元素,將其轉化為各種文化符號并應用到各類產品設計中的實踐方法,既能開拓產品創新之路,也能使文化元素融入到人們觸手可及的產品之中,從而提高產品的文化內涵和人們的生活品質。文章對花窗的創新設計研究可以充當傳統建筑元素與產品融合的范式,為傳統建筑元素的“活態化”創新提供參考。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單純的復制及模仿,并不能使人們感受到設計的內涵和本質[7],還需要轉變創新思維,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解決傳統文化生存發展的瓶頸,使傳統文化真正的“活起來”。
《傳統建筑元素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來源:《設計》,作者:王先昌 梁潔雯 彭雅莉
文章標題:傳統建筑元素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33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