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20 08:13 熱度:
摘要:本文筆者結合工程實例,介紹了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對周邊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方法,以及通過監測信息來指導基坑支護的施工,僅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基礎施工;觀測布點;沉降觀測;地下水
1工程概況
某廣場B座基坑支護工程位于某市中心,地處古河道地貌單元上。土層依上而下為雜填土、粉土、粉土夾粉細沙,基坑支護地層為雜填土層。土層中地下水分為2種:一種為雜填土中的滯水;一種為潛水型地下水,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及水系滲人補給影響,并與古河道有水量聯系,其水量豐富,初見水位2.6m-5m,靜止水位0.75m-1.5m。施工面主要在水位線左右,施工難度大。
2沉降觀測目的
由于基坑南側有一幢5層住宅樓,其基礎承載力主要落在雜填土層中(箱式結構)。
基坑中部距南樓只有3.5m-4.0m,西部距南樓約6m-7m。為了監視地下水的流失對住宅樓的影響,保證鄰近建筑的安全并及時了解支護工作的進程,決定通過沉降觀測的手段,為設計和施工提供及時正確的測量信息。
3觀測點布設
在原建筑物周邊埋設6個沉降點,其點位設置時已考慮到建筑物可能發生沉降的部位。2個基準點選在離建筑物約50m開外,采用鉆孔現澆混凝土樁,中心植入不銹鋼標芯,并對兩點進行了聯測。
4觀測方法及數據處理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采用N1004精密水準儀一臺套(檢定合格),按施工進度每周期采用同儀器、同人、同路線,并按Ⅱ級水準施測,外業環線閉合差滿足要求后,經內業數據處理(平差)分別求得各點高程及每期沉降量。
本次沉降觀測共計37個閉合環,按環線閉合差評定其單位權中誤差U=,測站高差中誤差。
5沉降變化過程及原因分析
沉降情況一覽表
①1月9日第一層支護開始,至2月23日各點沉降量分別為-0.5、-0.9、-0.4、-0.2、-0.7、-0.4mm,平均日沉降量為分別0.012mm/d,小于規范要求,確定為穩定期。
②春節后建筑物東側C座進行沉管夯擴樁施工,直至4月21日。因沉管夯擴樁振動,流沙層產生擾動,加之沉管夯擴樁距離南側住宅樓較近,使得地下水流向基坑,促進建筑物沉降加大,各點沉降量分別為-0.9、-1.5、-1.9、-2.1、-3.7、-2.8mm,平均日沉降量為0.038mm/d,最大日沉降量為0.066mm/d,超過規范規定,確定為沉降期。
③4月21日第二層支護開始(深度約5.5m)至5月16日因土方開挖且基坑側壁暴露,引起地下水大量流失,包括土層中的微粒,各點沉降量分別為-7.5、-8、-12.0、-18.1、-23.3、-22.9,平均日沉降量為0.612mm/d;最大日沉降量為0.932mm/d,為沉降加速期。
④5月17日至6月7日,由于支護施工剛結束,基礎地面連續施工必須抽掉坑底積水,地下水通過支護預留孔來繼續流失,使得住宅樓各點繼續沉降;沉降量分別為-6、-4.4、-4.9、-5.8、-6.9、-7.7mm,平均日沉降量為0.283mm/d,日沉降量最大為0.367mm/d,雖比前段時間有所減緩,但并未達到穩定指標。
⑤由于基坑底部基礎不斷地施工,隨著基礎的抬高,基坑內的積水往外排放的減少,地下水位也就隨之抬高,因此6月8日至7月7日住宅樓沉降變化不大,此階段各點日沉降量分別為(7月7日-7月7日)-2.6、-2.5、-1.6、-1.6、-2.7、-2.9,平均日沉降量為0.075mm/d;(6月13日-7月7日)分別為-1.9、-2、-1.5、-1.7、-2.4、-2.5,平均日沉降量為0.08mm/d;(6月22日-7月7日)分別為-0.8、-0.9、-0.2、-0.2、-1.0、1.0,平均日沉降量為0.048mm/d。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該住宅樓隨著B座建筑物基礎的升高,地下水的流失減少,日沉降量減小,住宅樓的沉降趨于穩定。
6沉降的影響
由于被監測建筑物施工地下水的流失,勢必影響該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但是整個箱板基礎都處在雜填土上,因此它的差異沉降并不是很大,最大為19.4mm,最大撓度為4.69mm,東西向傾斜值為8‰,相對傾斜值為0.5‰。結構中各受力點變化不大,因此在施工階段沒有出現明顯裂紋和不利因素,這給基坑支護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7結論
在該廣場B座基坑支護工作中,由于采取合理的施工手段,并加以沉降觀測的支持,通過監測,及時反映失水動態,預測其變化趨勢,加強補救措施和準備防護方案,確保支護的安全及建筑物的安全,為基坑支護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保證,也降低了工程成本。
參考文獻
[1]章禮平;淺析基礎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技術之要點,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
[2]劉國強;樁基礎施工及其沉降觀測與控制措施,科技創新導報;2008.22 論文
文章標題:小議在基礎施工中沉降觀測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ligong/jianzhusheji/65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