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04 09:18 熱度: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2012年選育的兩系雜交中稻廣兩優272[1]雖然具有高產、優質等特點,但品種生育期偏長,制種田父母本播插差期長,不太利于高產制種和種子生產。為了同時保持廣兩優272的優點,并改良其品種的不足,選育出了熟期適宜、米質優、父母本播插差期短、易于高產制種并帶有香味的優質高產兩系雜交中稻新組合廣兩優5號。
摘要:廣兩優5號是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以自育香型恢復系香5為父本,以兩系不育系廣占63-4S為母本組配的兩系雜交中稻新組合,具有產量高、生育期適宜、稻米品質優、有香味等特點。介紹了該組合的選育經過、主要特征特性、高產栽培及高產制種技術要點。
關鍵詞:兩系雜交中稻,廣兩優5號,優質,高產,選育,栽培技術,制種技術
1選育經過
2003年夏季在武漢對揚稻6號[2]與鄂中5號進行雜交配組;2004年春季在海南種植F1,并與鄂香1號(中國香稻)復交;2004年夏季在武漢種植復交F1,混收F1種子脫殼篩選透明無堊白(糙米)種子;2005年夏季在武漢種植F2分離世代4000株,田間選擇豐產性好的單株,脫殼篩選無堊白單株種子,共篩選出56個優良單株;2005年冬季在海南加代繁殖;2006年夏季在武漢用1個特異性分子標記[3]篩選出含香味基因的42個優良單株(圖1);2006年冬季在海南加代繁殖;2007年夏季在武漢從優良株系內篩選出22個優良單株;2007年在海南加代繁殖;2008年夏季在武漢進行香味基因檢測,篩選出1個優質、豐產性好和香味基因純合的穩定株系08341,暫定名為香5。2009年春季在海南用廣占63-4S、培矮64S[4]、Y58S[5]和廣占63S[6]等光溫敏核不育系與香5初配,夏季在武漢鑒定雜種優勢,組合廣占63-4S×香5表現出米質優、豐產性好、熟期較早等特點,入選優勢組合,暫定名為廣兩優香5。2010年夏季在武漢參加大區比產試驗并試制種;2011~2012年參加了湖北省中稻遲熟組區域試驗;2013年4月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鄂審稻2013005),確定品種名稱為廣兩優5號。
2主要特征特性
2.1產量表現
2009年在武漢對測交F1代進行優勢鑒定,平均產量10101kg/hm2,對照揚兩優6號平均產量9387kg/hm2,比對照增產7.61%;2010年武漢大區比產試驗,平均產量9500kg/hm2,對照揚兩優6號平均產量9177kg/hm2,比對照增產3.52%(表1)。
廣兩優5號參加2011~2012年湖北省中稻遲熟組區試,平均產量9450kg/hm2,比對照揚兩優6號增產2.05%。其中2011年平均產量9368kg/hm2,比揚兩優6號增產1.81%;2012年平均產量9533kg/hm2,比揚兩優6號增產2.30%。
2.2農藝性狀
廣兩優5號屬中熟秈型中稻品種,適合中等肥力田塊種植。分蘗力較強,結實率較高,株型較緊湊,株高適中,葉色綠,劍葉長、寬、挺直。中等穗,著粒較密、均勻。谷粒長形,稃尖無色、無芒。成熟時稈青子黃,熟相好。區域試驗中全生育期135.9d,比揚兩優6號短5.3d。株高126.6cm,穗長26.2cm,每公頃有效穗數262.5萬,每穗總粒數179.4粒,實粒數144.3粒,結實率80.4%,千粒重28.47g。
2.3稻米品質
廣兩優5號稻米品質優,適口性好,品質穩定。2011~2012年參加湖北省中稻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主要理化指標均達到國標優質稻谷(GB/T17891—1999)質量標準(表2)。
2.4抗病性
2011~2012年在湖北省區域試驗中對廣兩優5號進行了抗病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6.8,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5級,高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經2008~2011年4年試種,田間未見白葉枯病及稻瘟病發生,稻曲病輕,紋枯病輕。
3栽培技術要點
適時早播,培育壯秧。廣兩優5號生育期適中,湖北省中稻主產區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均可。大田用種量11.25~15.00kg/hm2,秧田播種量105~120kg/hm2。秧齡以不超過30d為宜。每公頃插秧22.5萬穴以上為宜,每穴插2~3粒谷苗。大田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5∶0.6,可適當增施鋅、硅、硼等微肥,中等肥力田塊底肥每公頃總施氮量(純N)120~150kg,追肥可拌入10%多效唑粉劑750~1200g。水分管理中,前期淺水灌溉,中期曬田控苗,后期干濕管理,切忌后期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和米質。及時防治稻瘟病、稻曲病、三化螟、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80%谷粒黃熟時,搶晴及時機械收割。晾曬時注意不可高溫曝曬,以免影響稻米加工品質。
4制種技術要點
選擇肥力較好、排灌方便、隔離條件好的田塊進行制種。母本廣占63-4S感溫性較強,在江漢平原5月28日播種,主莖葉片數14.0~14.5片,播始歷期78~80d;父本香5屬中熟中秈,感溫性較強,在江漢平原5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6.5~17.0片,播始歷期95~100d。為保證最佳抽穗揚花期,即保證母本的育性穩定期和最佳揚花授粉期,江漢平原制種父本第一期安排在5月1日播種,第二期5月8日播種,母本5月28日播種,父本稀播勻播育壯秧。可采用單行父本制種,大田父母本行比以1∶(7~8)為宜。制種田基肥以農家肥和復合肥為主,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從預計親本始穗期前30d開始每3d剝查主莖1次,以確定雙親的幼穗發育進度,根據差期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花期調控。母本見穗5%~10%開始噴施“920”,每公頃總用量以300~375g為宜,分3次父母本同時噴施。輕度割葉,適時趕粉,提高授粉質量。注意防治螟蟲、稻飛虱和稻瘟病,母本見穗時特別注意防治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
參考文獻:
[1]劉凱,楊國才,陳志軍,等.優質兩系雜交中稻新組合廣兩優272的選育及應用[J],雜交水稻,2012,27(5):31-33.
[2]張洪熙,戴正元,趙步洪,等.骨干恢復系揚稻6號配組優勢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8,29(4):49-53.
[3]BRADBURYLMT,HENRYRJ,JINQS,etal.Aperfectmarkerforfragrancegenotypinginrice[J].MolecularBreeding,2005,16(4):279-283.
[4]羅孝和,邱趾忠,李任華.導致不育臨界溫度低的兩用不育系培矮64S[J].雜交水稻,2000,15(S2):4-5.
[5]鄧啟云.廣適性水稻光溫敏不育系Y58S的選育[J].雜交水稻,2005,20(2):15-18.
[6]楊振玉,張國良,張從合,等.中秈型優質光溫敏核不育系廣占63S的選育[J].雜交水稻,2002,17(4):4-6.
文章標題:作物種植論文優質高產兩系雜交中稻廣兩優5號的選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2037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