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6-28 09:50 熱度:
摘要:本文作者從綠色生態、規劃形態、小區風格塑造、空間環境等方面,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進行了多方位的闡述,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規劃形態;中水系統;空間環境;園林綠化
1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系統
1.1能源系統
能源系統包括新能源利用和節省能耗兩方面。進入住宅小區的能源在一般情況下有:電、燃氣、煤。對這些常規能源要進行分析優化,以便從系統上采取優化方案,避免多條動力管道入戶。對于漢中來說,在保證電、天燃氣供應的同時,應鼓勵采取新能源和綠色能源,如太陽能和其它再生能源。
1.2水環境系統
對住宅小區的水系統,要考慮水質和水量兩個問題。在室外系統中要設立將雜排水、雨水等處理后重復利用的中水系統、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等。漢中是“西北小江南”,城區內江、河、溝(渠)縱橫,小區景觀用水系統要充分結合城市自然水系進行專門設計,形成有機統一的城市水系。小區的供水設施宜采用節水節能型,要強制淘汰耗水型室內用水器具,推廣節水型器具。
1.3氣環境系統
住宅小區的氣環境系統包括室外和室內兩個方面。室外空氣質量要求達到二級標準,居室內達到自然通風,衛生間具備通風換氣設施,廚房設有煙氣集中排放系統,達到居室內的空氣質量標準,保證居民的衛生和健康。
1.4聲環境系統
住宅小區的聲環境系統包括室內、室外和對小區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外聲環境系統設計應滿足:日間噪聲小于50dB、夜間小于40dB。建筑設計中要求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內聲環境滿足,日間噪聲小于35dB、夜間小于30dB。對于小區周邊產生的噪音,如果影響了小區的聲環境,則應采取降噪措施,如設防護帶、隔離噪聲源、住宅設中空玻璃等。
1.5光環境系統
住宅小區的光環境一般著重強調滿足日照要求,室內要盡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居住區內防止光污染,如強光廣告、玻璃幕墻等。在室外公共場地采用節能燈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綠色照明。
1.6熱環境系統
住宅小區的熱環境要滿足居民的熱舒適度要求、建筑節能要求以及環保要求等。對住宅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和保溫隔熱提出要求,以保證室內熱環境舒適性要求。冬季供暖室內適宜溫度:16℃~18℃;夏季空調室內適宜溫度:26℃~28℃,住宅的供暖、空調應采用清潔能源,并因地制宜采用地熱等新能源和綠色能源。
1.7綠色建筑材料系統
在建筑綠色生態住宅中,一定要提倡使用3R材料(即可重復利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一定要選用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有益人體健康的材料,宜采用取得國家環保標志的材料。
2規劃形態
規劃形態是小區規劃設計創作的具體表現,必須以人為本,符合居民生活習慣、行為軌跡和管理制度的規律性、方便性和藝術性。多年來的小區規劃設計與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以小區一組團兩級結構模式,并建立了相應的管理機制。由于組團規劃均勻,管理合理與方便,很多小區規劃形態常以小區道路將用地均衡劃分,組成多個組團,幾個組團圍合成一個公共綠地,被稱作“中心型”。然而,由于小區管理走向現代化與科學化,小區內社區活動、安全保衛、環境衛生、設施維修、綠化管理等業務已遠非過去的管理機構所能承擔。管理模式的轉變也直接影響小區的規劃結構,小區基本組成單元趨向于如何能更好地組織和豐富居民的鄰里交往和生活活動內容。除了原有的組團形式以外,還出現了院落式、街坊式的鄰里空間,它們尺度宜人,內靜外動,使人感受到親切祥和的氛圍,因而將組團半公共空間引向了小型化、私密化。應適當擴大住宅間距,最少也要保證1.1~1.2H(H為建筑高度),爭取1.3~1.5H,結合綠地布置,形成多種形態的居民交往、老人休閑和兒童游樂的小區單位。
3小區風格的塑造
3.1因地制宜的布局
小區的建筑離不開土地,它與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關,規劃設計要充分注意保護環境,防止污染,防止見山就挖,逢水就堵填,逢樹就砍,致使青山綠水不斷遭到破壞的行為。應善于把握歷史、地形、地貌和地物作為創作的依據,反映出小區的特色。漢中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進行舊城區改造時要特別慎重對待基地上的古樹名木,不宜隨便將其移栽,要將其保護并與規劃的空間有機地組織,就能反映空間環境的文化歷史底蘊。
3.2傳統文脈的延續
小區是構成城市的細胞,應充分體現城市的建筑文化傳統、居住環境文脈、城市景觀環境等要素。充實小區的文化內涵,營造多種主題的小區,諸如綠色環保型、健身康樂型、山水園林型等,同時要求規劃從整體到局部以至細節都貫穿同一個主題。如江南城市可采用低層建筑布置,粉墻黛瓦以及傳統造園手法,體現出江南水鄉的古樸、清新、淡雅的特色。
3.3建筑形象的創作
小區風格主要由大量性的住宅風格形成,而住宅風格是由其形象決定。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內容的建筑空間藝術形象和建筑外形構圖。它首先反映建筑物的性格,反映小區的風格,它是建筑形式與內容兩者密切聯系的結果。其次是反映內部空間之間,內部與外部空間組合的情況,以及立面構圖、細部處理、材料的色彩與質感,光影和裝飾處理等;第三是反映不同技術條件、不同自然條件以及不同的民族特點等;第四是建筑物所在地區的氣候、地形、道路及綠化等。
3.4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小區規劃設計中,一定要樹立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它是以人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歸自然,人、社會、自然和諧,生態綜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續發展。要敢于改革和創新,為居民創造舒適、美好、科學、衛生的生活環境,造福于后代。
3.5小區風格是由社會生活形態發展變化的環境決定
小區的步行、休憩、社交等公共活動空間,如景觀步道、健康步道、商業休閑步行街等特色步行系統,將成為人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如老年人休息場所、兒童游樂場所、公共活動場所等,應便于鄰里居民相互來往、交流,培養互愛、互助、互讓、互勉的精神。
4小區規劃設計中的空間環境
4.1協調中創造特色
將人工環境融于自然,融于周邊環境,融于地域文化,并在融溶的協調中,利用地理自然環境和地方人文環境的特殊性,創造小區的特色,使小區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給人以親切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4.2整體中突出中心
從空間的領域關系來看,由私有空間到共享空間,中間的過渡空間可有不同層次設置,有半私有空間或半公有空間,也有兩者兼具者,各層次特有的功能、內容、尺度無聲地規范著人們的行為,給予人們領域感和安全感。
4.3連續中溝通交往
連續的空間使人的活動連續,使社區具有一種擴大了的家庭形象,先進的物業管理增強了社區相對的獨立性和社會維護能力,整個小區則可減少封閉的圍合與分隔,以利于外部活動場地和空間的拓展與連續,使各類公共活動場地與設施的主動式交往空間和路徑、回廊、過道等被動式交往空間連接一氣,以使主動和被動交往行為交織起來,利于擴大居民的接觸和交往。
4.4配套完善的設施
環境設計的內容包括噴泉、雕塑、游泳池、小品、體育運動場所、娛樂場所、休閑場所等。但由于多種因素,目前的小區環境藝術設計出現了誤區:一是缺少人與環境交流的空間;二是人文意識缺少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過份崇拜歐化洋風,設計理念缺少人文和諧意識。
4.5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
滿足有關日照、通風、朝向、防火、防災等要求,保證居住環境基本衛生健康。對地區的風向、水文地質、地形等環境條件應作充分了解,對不利的環境因素要作防護隔離,對有利因素可作疏導利用。
5小區規劃設計中的園林綠化
5.1環境是小區園林綠化建設的主旋律
優美的園林綠化環境是住宅小區最基本的要素,對商品住宅的銷售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有許多開發商在住宅建筑尚未完工,甚至是剛開工時,就進行園林綠化的建設,為客戶展示真實的環境景觀,以達到促進銷售之目的。
5.2合理規劃和利用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區綠地率
首先是利用自然條件和環境特點,結合小區規劃布局,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系統。其次是綠化除和各種活動場地結合,還要與住宅建筑空間、公共建筑環境結合,合理搭配和運用園林建筑小品、水景、園林植物、園路和鋪裝等諸要素,在空間組織上達到一步一景,景隨步移的效果,強調園林景觀與生活、文化等的連接,充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營造生態型居住環境和高尚的人文景觀。再次是植物品種選擇應考慮植物生態,適應地方氣候土壤條件,反映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種植冬可透光、夏可遮陽、無毒無臭、防蟲、耐陰、吸塵、防火的植物品種的配植。
5.3景觀設計師參與住宅小區的總體規劃
規劃設計因素受到高度重視,成為住宅區銷售的強有力支持。各房地產開發商都不惜重金,邀請國內外著名的景觀設計公司參與小區的總體規劃,而不是在布局、結構完成之后,再進行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景觀規劃的早期介人,可以保證小區開發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資源,保證小區園林綠化與建筑和諧統一,使小區的園林綠化體現社區文化的氛圍。
5.4水景設計得到廣泛應用
水是流動的生命,是小區園林景觀的靈氣所在,容易成為視覺的中心。住宅小區應合理地利用飛瀑、綠池、流泉、水梯、疊水、噴泉、水池、水霧、水幕墻等形式,為靜謐的家居生活帶來清純的水的活力。小區中設置淺水游泳池,不僅可以健身消閑,更使環境增色許多。
5.5大城市中的小區應設置避難的廣場綠地
大城市高樓林立、道路密集,由于沒有分布在居住小區的廣場綠地,對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隱患很大。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國城市化進程很短,人口密集,用地高度緊張,人均資源較少;二是在過去的小區建設中,比較忽略小區的綠化與環境問題,尤其是屬于工業性質的城市,伴隨著工業與污染的擴大,綠化卻在減少,屬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為有效應對自然災害,避免或盡量減少災害損失,小區應按相關規定設置避難的廣場綠地。
文章標題:對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分析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wenyi/meixue/124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