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29 17:21 熱度:
摘要:大豐麋鹿保護區是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隨著麋鹿數量的增加,保護區現有設施不能滿足麋鹿生存需求,有必要進行一定的人工干預。近年來保護區實行了濕地保護項目,項目的實施改善了麋鹿的生存環境,使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提高黃海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濕地環境的承載量,為麋鹿和鳥類創造適宜的棲息與繁殖生境。本次評估,針對近年所實施的保護工作,通過分析項目實施前后環境改善的效果對比,估項目所帶來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本文參照 Constaza 等提出的方法,在對麋鹿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服務價格根據其生物量訂正的基礎上,逐項估計了各項服務價值,得出項目實施后保護區生態系統增加的服務價值為 1010萬元/年。
關鍵詞:麋鹿,生態系統,價值評估
1 保護區基本情況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大豐麋鹿保護區)位于江蘇省沿海地區、鹽城市大豐東南,面積2667公頃,為典型的濱海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灘涂、時令河和部分人工濕地,還有大量林地、蘆蕩、沼澤地、鹽裸地和森林草灘。
大豐麋鹿保護區是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1986年,依托從英國運回的39頭麋鹿,在黃海灘涂的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經過兩年的“引種擴群”和十年的“行為再塑”兩個階段后,保護區從1998年開始著手實施拯救工程的第三個階段:“野生放歸”。經過十年艱辛探索,野生麋鹿每年遞增13.2%,目前已經形成了150頭的野生種群。經過多年時間的跟蹤觀察和監測,麋鹿的野生行為不斷恢復,它們在野外具有較強的識別能力和自然保護意識,連續三年在完全自然的情況下成功產仔,并全部成活。麋鹿成功回歸大自然,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和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平衡的建設目標,成為世界麋鹿保護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但是,隨著麋鹿數量的增加,保護區水利設施的功能需求以及保護區的植被等自然條件與麋鹿生境需求形成了一定的反差,非常有必要進行一定的人工干預,以實現麋鹿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平衡。近年,保護區實行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棲息地濕地生境修復與保護工程、科研監測與救護能力建設、科普宣教能力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改善了麋鹿的生存環境,使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對淡水濕地、鹽生沼澤濕地和海涂泥灘濕地的保護與修復,使受損的濕地生態系統再現其完整的組織結構和特有的生態功能,提高黃海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增強濕地環境的承載量,為麋鹿和鳥類創造適宜的棲息與繁殖生境。本次評估,僅就近年所實施的保護工作,通過分析項目實施前后環境改善的效果對比,估算項目實施所增加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
2 經濟效益評估
2.1 經濟效益分類
參照前人研究資料【1-6】,生態系統評估體系共包括5大類16個估價項目,包括直接使用服務(動物食物生產)、生態服務(固碳放氧、氣候調節、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社會服務(科研及文化休閑活動),列為表1。
表1 生態系統價值評估體系
資產 生產服務
1灌木、林地、草地資產1直接使用服務
各類立木 立木生長量(當年生長量)
各類灌木 經濟林產量(當年生長量)
非木林產量(當年生長量)
2草地資產 花卉生產(當年生長量)
土地2生態服務
生產及基礎設施 水源涵養
草叢 保育土壤
3濕地、灘涂資產 固碳放氧
土地資產 農業防護
水體資產 生物多樣性維持
4生態資產 凈化空氣
水源涵養 調節氣候
保育土壤 景觀游憩
固碳放氧3社會服務
農業防護 防災減災
生物多樣性維持 文化精神
凈化空氣 提供就業
調節氣候 投資環境
景觀游憩
5無形資產
2.1.1 直接使用功能
項目的物質生產主要體現在草料、木材上。自然保護區的木材用于動植物棲息食物來源,嚴禁人為砍伐樹木,因而不存在木材產品市場。有機物產品以有機凋落物形式存在,作為自然保護區內的各種動物,如鳥類、獸類的食物來源。
2.1.2生態服務功能
固碳放氧功能:植被與大氣中的物質交換,即植被固定并減少大氣中的CO2,同時提供并增加大氣中的02,維持地球大氣中CO2和02的動態平衡,減少溫室效應的效能稱為固碳制氧效益。全世界綠色植物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為440億噸,放出的氧氣為120億噸。
氣候調節功能:當草木覆蓋率達到12%時,對局部地區氣溫產生明顯影響,覆蓋率愈高,影響愈大。秋季在刮北風和西北風時,可提高氣溫0.4-0.5℃;夏季刮東南風時可降低氣溫0.6℃。夏季使區域蒸發量降低13.6%(22.8mm);而當林網化程度達到30%以上,每公頃活立木蓄積量達5.6m3時,可使蒸發量的降低值趨向穩定在12-13%(18-19mm)。
水源涵養功能:降水通過植被林冠層和各層喬木及灌木草本到枯枝落葉、土地被物層,然后流入土壤。土壤是涵養水源的主體。植被下土壤是一座天然的大水庫,在重力作用下,降水能沿著土壤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下滲,成為土壤貯水和地下徑流,從而體現出水源涵養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土壤根系空間達1m深時,lhm2森林可貯存水200-2000m3,比無林地能多蓄水300m3。
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江蘇省鹽城市境內的沿海地帶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多樣性在全球具有代表性,本項目建設有利于保護和恢復海涂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完整性和濕地生境原始風貌,提高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優化濕地生態系統分布格局,為濕生動植物,尤其為珍稀水鳥提供適宜的棲息和繁衍場所,維護生物多樣性。
2.1.3 社會服務功能
自然保護區作為瀕危珍稀動植物棲息地,實行嚴格管理,除少數科研用途外,不可用于對外休閑服務;部分區域用于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及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2.2 本項目效益
2.2.1 直接使用價值
自然保護區內凋落物是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水源地、疏林地、采食地及牧草基地的牧草用于麋鹿等動物的食物;同時生存環境的改善可增強麋鹿體質。項目實施后直接使用價值如表2所示。
表2 項目新增直接使用價值估算表
序號指標名稱單位工程指標值效益指標
1水源地萬株203.4新增牧草50t/a
2疏林地萬m245新增牧草225t /a
3休牧采食地畝3000新增牧草1000t/a
4牧草基地畝3300新增牧草2200 t/a
5麋鹿體質增加頭12007級膘厚增加到8級。
由上表可知,項目年生產牧草3475t,按照每噸牧草500元估算,牧草效益估算為173.7萬元;自然保護區內1200頭麋鹿由7級膘厚增加到8級,根據自然保護區養殖經驗,需花費1000元/頭。體質增加效益估算為120萬元。項目的直接使用價值估算為293.8萬元。
2.2.2 生態服務價值
參照有關資料【1-6】,項目各類區域的其他生態服務價值,包括氣候調節、水源涵養、土壤形成與保護、環境凈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的生態服務價值如表3所示:
表3 生態服務價值單位評價表 單位:元/ha/年
序號主要功能林地濕地及水面草地
1氣體調節3097.21592.7707.9
2氣候調節2389.215130.9796.4
3水源涵養2831.713715.2707.9
4環境凈化5489.4 76177.7 5489.4
5生物多樣性保護9457.037252.6 3162.1
*合計23264.49113869.1 10863.6
保護區內有疏林地45ha,水面24.7ha,草地105ha。項目的生態服務價值估算見表4:
生態服務價值估算表
表4 元/年
生態服務林地濕地及水面草地合計
面積(ha)4524.7105174.7
單位功能價值(元/ha/年)23264.49113869.1 10863.6 147997.2
本項目價值(萬元/年)104.7 280.9 114.1 499.64
合計499.6萬元/年
2.2.3 社會服務功能價值
項目的經濟價值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由于認識上的限制、時間限制、數據限制、評估技術上的限制或者預算限制,有些經濟價值無法合理定量化,或貨幣化,如科學考察價值、教育價值等,這些效益將被篩選出去,不再對它們進行經濟評價。另外經濟效益是指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的貢獻,分為直接和間接效益。間接效益是指項目的產出或投入無意識地給他人帶來的效益。按以上原則對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篩選,確定可貨幣化的直接效益主要為訪客增加所帶來的效益增加。
本項目建成后,預計訪客人數增加在10萬人次左右,從2017年開始每年考慮2%的遞增率,連續遞增5年。由于遠期游客人數預測的影響因素較多,預測存在不確定性,根據謹慎性原則,在計算中不再考慮遞增。項目本身為無收費項目,計入效益時遵循支付意愿原則,將類似景點的收費標準作為計算效益的參考。采用費用支付法對社會服務功能進行評價,用訪客費用支出的總和(包括交通費、食宿費等用于旅游的一切費用)。具體公式為:社會服務價值(訪客效益)=旅行費用支出+消費者剩余+旅游時間價值+其他服務。其中費用支出主要為交通費與餐飲費。根據當地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旅游者人均花費約180元。本項目建成后主要吸引周邊訪客的游覽。交通及餐飲花費按照30元/人算。消費者剩余為計劃支付值與實際支付值差額,訪問時間價值按當地平均工資成本計算。本項目估算中,根據謹慎性原則,單位花費按照40元/人估算。一般逗留2-4小時,適游期按0.5天計。社會服務價值增加效益B3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T ──根據旅行費用法估算,按照40(元/人);
P’──有項目情況下工程區域訪客量(人/年),在2016年基礎上每年考慮2%的增長;
P ──無項目情況下,工程區域訪客量(人/年),在2016年基礎上每年考慮2%的增長。
表5 社會服務價值增加效益計算表
項目訪客增量單位花費社會服務價值增加
年份(萬人/年)(元/人)(萬元/年)
2016年10.0040200.00
2017年10.2040204.00
2018年10.4040208.08
2019年10.6140212.24
2020年10.8240216.49
2021年10.8240216.49
2022年10.8240216.49
2023年10.8240216.49
2024年10.8240216.49
2025年10.8240216.49
2026年10.8240216.49
2027年10.8240216.49
2028年10.8240216.49
2029年10.8240216.49
2030年10.8240216.49
2.2.4 非使用價值
存在價值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是對生態環境資本的評價,這種評價與其現在或將來的用途都無關,可以僅僅源于知道環境的某些特征永續存在的滿足感而不論其他人是否受益。選擇價值是與使用價值有關的一種價值類型,也有人將其稱為期權價值,是生態系統的目前未被直接和間接利用而將來可能利用的某種服務的價值。非使用價值的估算,國內外比較認同的方法是CVM,即條件價值法,通過調查人們的支付意愿來確定濕地的非使用價值。由于此次調查中沒有對非使用價值單獨調查,本著謹慎性原則,本部分價值暫不計入經濟分析中。
3 小結
根據以上估算,本項目實施后,直接使用服務為293.8萬元/年,生態服務價值為499.6萬元/年,社會服務效益為216.5萬元/年,項目效益合計為1010萬元/年。
在過去幾十年中,已對大量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估價進行了許多研究,由于市場失效及價格空缺和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的復雜性,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結果有較多的爭議,本研究中,對服務功能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到,計算的結果可能偏低;盡管如此,本項研究的結果讓我們認識到了麋鹿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所起的重要作用,當生態系統服務在將來受到更大的壓力從而變得更稀有時,應制訂相應政策使自然資本得以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姜文來,水資源價值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2]劉璨,森林資源與環境價值分析與補償問題研究,世界林業研究
[3]陳應發,陳放鳴,國外森林資源環境效益的經濟價值及其評估,林業經濟
[4]肖 寒,歐陽志云,趙景柱,海南島生態系統土壤保持空間分布特性及生態經濟價值評價,生態學報
[5]張三煥,趙國柱,田允哲,長白山琿春林區森林資源資產生態環境價值的評估研究,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6]肖寒,歐陽志云,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生態價值評估初探,應用生態學報
文章標題:大豐濕地保護工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zf/huanjing/1365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