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3-05-15 10:18 熱度:
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城市建設理論研究》,《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雜志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主辦,聯合國全人類發展中國協會、科技部科學技術進步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指導,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類期刊。旬刊:上旬為時政綜合概要;中旬為學術交流;下旬為城市建設深度報道。《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雜志擁有兩院院士等多位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高級顧問班子,以科學發展觀與建設和諧社會為指導,廣泛結合政治、經濟、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學術成就,致力于報道城市建設發展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與科學研究成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是廣大科研工作者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和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住宅建筑規劃和設計的節能措施的探討已成為相關行業研究的熱點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節能設計合理化等途徑,使居住建筑在長期使用中的能耗降下來,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住宅建筑,節能設計,循環,措施
一、建筑節能設計的概念
建筑節能是指在保證建筑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通過采取合理的建筑設計和選用符合節能要求的墻體材料、屋里隔熱材料、門窗、空調等設施,達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環境負荷的目的。這種建筑與沒有采取節能措施的房屋相比,提高了建筑設備的能效系數,降低建筑物通過外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同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二、建筑節能的有效途徑
在進行住宅建筑方案設計時,要合理進行住宅區總平面布局,利用建筑物空間的組合、建筑的朝向、細部造型等措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一)在住宅設計中,要有基本的節能意識
在選擇建筑朝向時,首先要根據具體的實際需求,合理控制采光和風向的相對重要性;其次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的設計達到采光和風向控制的最大優化,以獲得最佳的節能措施和最大舒適度,由于我國大部分地處北溫帶,所以在住宅設計中,將南向全部布置為主居室、居室及客廳,北向則為廚房、餐廳、衛生間,這樣主要房間有良好的日照,居民可以在此生活,享受陽光,改善了住宅室內熱環境的設計,是最基本的節能措施。避免建筑物成排成群的布置,盡量采用錯列式和斜列式,也可結合地形采用自由排列的方式,達到很好的空氣對流的目的。
應根據當地各季節的太陽高度、日照時數、各季節的風向頻率和風速以及地理環境和建筑用地等情況選擇住宅的最佳朝向。選擇的原則是: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使居室能滿足在冬季得到盡量多的日照,夏季能避免過多的日照和有利于自然通風的要求。
我國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中規定“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總數超過四個時,其中宜有兩個獲得日照。”在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中,規定了住宅的日照標準的最低時限。
(二)對資源能夠進行很好的回收利用
1997年,日本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除了整個住宅盡可能選對人體無害的建筑材料外,每個房間建有通風口,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采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墻體還被設計成雙重結構,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從而能夠抑制霉菌等過敏生物繁殖,全熱交換器能夠有效地回收熱量并加以再次利用,提高了再生資源回收率和綜合利用,減少消耗,這種資源的回收利用,不僅變廢為寶,而且減少了環境污源,節約了能源。
(三)合理選用環保型建筑材料
近年來,和環保產業相關的建筑節能材料日趨多樣化,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節能的材料,在選擇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種材料的性能、壽命、價格等相關參數并結合具體實際,不能盲目選擇。幾乎所有的工程問題在設計中都要考慮費用問題,住宅建筑設計也不例外,如果某一節能措施使用的費用投入要大于其節省的能量的費用,那么該措施就不應應用在實際設計中。在確定使用之前一定要對某一材料做一個綜合的分析,以確定是否使用。
(四)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太陽能是建筑設計上廣泛推廣的節能設計之一,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經過20年的發展,產品的生產研發已日臻成熟,但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以一家一戶的零散安裝使用為主,存在破壞建筑結構、熱水溫度不穩定等因素,如果太陽能熱水器能充分加以推廣利用,在設計時將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納入到建筑設計中預留太陽能設置位置,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常規能源,也是建筑節能的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
(五)建筑構造節能設計
1.墻體節能
墻體是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主體,其所用材料的高溫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的耗熱量。我國以實心粘土磚為墻體材料,保溫性能不能滿足設計標準。目前常用的內抹灰磚墻,傳熱系數都大于節能標準數值。因而在節能的前提下,應進一步推廣空心磚墻及其復合墻技術。
另外,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和外墻內保溫技術,減少能量的流失,也能達到節能的要求。外墻外保溫技術應用比較廣,它不但解決了外墻熱橋的問題,而且具有增加室內使用面積,方便室內二次裝修等優點,目前使用較成熟的幾種外墻外保溫方案有:外貼聚苯板保溫、外貼硬質聚氨酯泡沫保溫、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夾心聚苯板外墻保溫、鋼絲網架巖棉夾心板外復合保溫等。外墻內保溫有飾面聚苯板內保溫復合外墻和紙面石膏板內保溫復合外墻。
2.門窗節能
外門窗是住宅能耗散失最容易的部位,其中傳熱損失為1/3,冷風滲透為1/3,所以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的條件下,要保證門窗的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提高外門窗本身的保溫性能。
影響窗戶性能的關鍵因素有:玻璃的厚度及品種、玻璃內表面的輻射率、玻璃的結構形式及間隔氣體種類、玻璃邊部密封材料的形式及品種、型材的斷面設計及腔體結構、窗戶的分隔設計、窗戶玻璃與窗框的接觸部位周長的大小。
采用Low-E中空玻璃,能夠大幅度降低門窗的傳熱系數,同時合理的控制門窗的陽光遮蔽性能;采用暖邊中空玻璃及充氣中空玻璃,能夠較好的降低門窗的傳熱系數,同時提高門窗的抗結露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充氣中空玻璃必須考慮氣體保持時間,即中空玻璃的密封壽命必須得到重視。對于南北方窗戶能量流失的方向不同,需要注意Low-E玻璃膜層的使用位置。
3.屋頂節能
由于太陽直射和大氣長波輻射的雙重作用,屋頂因接上升熱壓氣流,散熱量較大,冬季保溫性能較差,夏季吸收大量太陽輻射熱,造成冬冷夏熱的情況,所以屋頂的隔熱保溫歷來是建筑師關心的重點。屋頂的節能設計應該從冬季保溫、夏季通風隔熱等方面進行考慮。
常用的屋面保溫材料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板材、塊材、卷材和散料。其中板材有增水性水泥膨脹珍珠巖保溫板、發泡聚苯乙烯保溫板、擠塑型(或稱擠壓型)聚苯乙烯保溫板、硬質和半硬質的玻璃棉或巖棉保溫板;塊材有水泥聚苯空心砌塊等;卷材有玻璃棉氈和巖棉氈等;散料有膨脹珍珠巖、發泡聚苯乙烯顆粒等。其中擠塑型聚苯乙烯保溫板因為表面結構全部封閉,不透水,所以可以不考慮防水的問題。其余材料用作保溫層時大多需要采取防水及隔蒸汽的措施。
最普通的做法是將保溫層放置在屋面結構層與防水層之間,下設隔蒸汽層。使不具備自防水性能的保溫材料都可以放在這個位置上。由于保溫層下設隔蒸汽層,來自室內溫度較高處的水蒸氣在到達保溫層之前被隔蒸汽層隔離。同時,處于最上層的屋面防水層又保護了保溫材料,使其不會受到雨水的侵襲。
三、建筑節能的重要性
建筑節能有利于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的緊張局面,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有利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減輕大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建筑熱環境的質量;有利于長遠的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總結
建筑節能技術涵蓋了建筑施工、采暖、通風、空調、照明、建材、環境、監測等不同方面的內容,是一種綜合技術,同時這些節能措施也受許多因素的限制,需要作出正確的分析評估,然后再考慮投入使用以獲得住宅建筑規劃的效益最大化,減少能源消耗,合理利用資源。只要按照節能標準嚴格把好節能設計關,監督好施工節能用材關,就能有效提高建筑節能效率,節約居家生活成本,讓更多的住戶住上真正的環保節能、舒適的高品質住宅。
參考文獻
[1]劉金萍.住宅建筑規劃與設計的節能措施[J].山西建筑,2009,35(17).
[2]齊芳燕.居住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措施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09,(12).
[3]黃衛紅.住宅建筑規劃與設計的節能措施[J].四川建筑,2007,(5).
[4]郭志湘.建筑設計的節能措施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09.7.
文章標題:城市管理論文城市住宅設計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zf/chengshi/172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