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10 16:14 熱度:
【摘要】城市公園是與人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城市綠地類型之一。都市的快節奏步調使生活于其中的人們疏離了自然環境,加之鋼筋混凝土間的高壓勞作,更使人們滿載負荷,因而使都市人身心再生的休閑開放空間便成為體現都市生活和文化的眾選之地。
【關鍵詞】城市公園,外圍開放型
1.解析城市公園
幾乎每個中國人的家庭的合照中,總有最重要的一兩張的背景就是公園,城市的公園屬于城市開放空間之一。
城市公園對于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進行戶外活動而言非常重要。
公園綠地又分為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街旁綠地五個種類。
傳統的公園是由政府或公共團體建設經營,供公眾游玩、觀賞、娛樂的園林。有改善城市生態、防火、避難等作用。資本主義初期的歐洲,一些皇家貴族的園林逐漸向公眾開放,形成最初的公園。
外圍開放型公園是現代公園的一種新形式。在公園范圍內,絕大部分用地24H可以供市民使用,而有一小部分用地是全天只開放8-10小時的一種公園模式。
2.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分析
2.1.案例分析
(1)上海市中山公園
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三號線與四號線在此設有換乘點。園內以優美的古典景觀著稱,周邊則已成為繁華的商業圈,有米蘭廣場、新寧購物中心、玫瑰坊商業街、龍之夢購物廣場、多媒體廣場等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的提點是:設有園墻,但臨城市道路將園墻退離紅線,從而在城市公園外圍形成一個開放性區域。園墻圍合的公園主體部分可以采用夜間閉園管理。而外圍開放性區域就24h供市民使用。
(2)上海市古城公園
公園的整體景觀以現代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處理手法為特征,形成與周邊城市建筑和空間尺度相平衡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間。主要景觀視覺通道由新開河伸向豫園,形成上海未來和昨天(陸家嘴和豫園)的對話。沿下沉式廣場至丹鳳臺的弧形坡道逐步上升,似乎在探索歷史的軌跡,述說著“城墻的故事”。沿人民路為大片草坪和蜿蜒曲折的小溪,讓人聯想到老城廂的護城河,形成了蘊藏著特殊歷史人文內涵的城市景致。沿福佑路和安仁街為密植樹林,一方面成為老城廂城市機理與現代城市空間之間的緩沖和過渡,另一方面在森林中再現“錢業公所”的古典風范,緬懷過去歲月,產生感受上的距離感。丹鳳臺為全園的最高點,讓游客體驗到站在當時丹鳳樓位置上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來感受上海歷史文化的價值。
2.2.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的特點
外圍開放性公園的特點是:
① 設有園墻,但在臨城市道路等區域將園墻較多的退離用地紅線,從而在綜合公園外圍形成一個開放型區域。
② 外圍開放型區域則24H供市民使用。
③ 在市民使用上,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是拿出了一部分面積,全天滿足市民需要。
④ 在公園管理上,公園的主體可以進行夜間關閉管理。
⑤ 在視覺景觀上,通過設置開放區域,同樣可以在公園和周邊城市空間共享。
⑥ 在服務功能上,既可以更方便地服務市民,而且還可以提高公園的收入。
因此,開放性模式的優點是:
①方便市民的使用而且成本和難度較小。②和開放性模式一樣,讓周邊空間共享公園自然景觀。③和開放性模式相近,對于公共設施的時間延長,增加服務對象,對于公園經濟收入很大促進。
2.3.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的一些現象和問題
(1)對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的認識不清晰
(2)外圍開放性的管理問題
(3)外圍開放性園墻內外的處理問題
(4)外圍開放性建筑密度的控制問題
3.城市公園設計思路
3.1.服務對象
在設計公園時,要明確使用對象,如中老年、兒童,以及部分的年輕人,對于人群的明確有利于做到設計合情合理。
3.2.規劃界限的確定
外圍開放型公園,必須要劃分內外開放的部分,界限可以是清晰的墻體,也可以是隱墻(如花草樹木等),外部可以全天24H開放給公眾,而內部全天僅開放8-10H左右。
3.3.景觀設計
①道路:外圍開放型區域的道路系統宜簡潔清晰,出入密度較高,公共性強。特別應注意內部空間的安全性,避免游人可達空間出現陰角、死角。以喬木林為主的公共活動空間應提高其可達性、邊緣通透性。
②綠化:綠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實現生態效益的物質功能,同時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實現生態效益的基礎上,特別強調藝術效果和綜合功能。
③水景:把水景作為生態景觀公園的生命和靈魂。在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設計涌泉(水源)、溪澗、小溪、池塘和中心水池(大水面)等水景,以豐富生態景觀公園的水景觀資源,提高了公園的檔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景觀。
3.4.管理對策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管理,開放式公園存在的治安隱患問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關注,有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開放式公園治安管理的建議》。
4.結語
城市公園是人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城市綠地類型之一。通過總結這種模式的特點,指出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是可以在市民使用和管理取得相對的平衡點。
對于外圍開放性公園將成為我國新建公園和改造的主要模式的判斷,本文旨在闡述外圍開放性公園的概念,提出些許建議,并希望各方對外圍開放性城市公園理念和規劃設計作更多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胡玎.上海市綜合公園及其周邊地區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1999.
【2】 胡玎,王越.與市長們交談-感悟城市標志性公共空間【J】.園林,2007(9).
【3】 摘自2005年12月30日《廣東建設報》 職稱論文
文章標題:解構開放型城市公園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m.optiwork.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635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m.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